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诊断:消化道病理、软组织肿瘤病理、骨肿瘤病理等病理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科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六、七届),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病理协会中国区分会副会长、第四届《诊断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2020年荣获首届“人民好医生”-学术成就大医精诚典范(全国共3人),连续两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国病理界仅2人)。 长期从事结直肠癌转移分子机制及感染性病理学研究, 主持及完成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课题、“973”分题、中德合作及省部级研究课题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包括Cell、N Eng J Med 等杂志),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国家级、省部级及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共8项,培养和招收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80余名(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广东省珠江学者,3人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奖,4人获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主持完成国际首例,共4例SARS尸解,提出SARS病理变化及SARS病毒在体内分布的全新概念和合理应用皮质激素,避免继发感染的新观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J Pathol(2003;200(3):282-289;2004;203(2):622-630;2006;210(3):288-297均为封面文章), N Eng J Med 2003;349(5):507-508.分别被SCI收录论文引用2000余次,为SARS的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SARS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病原组署名第一)、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署名第一)及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署名第二)。 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国家级、省部级及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共8项。培养和招收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4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肿瘤病理学及肿瘤转移机制研究。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诊断:妇科病理及分子病理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荣获国际病理学会颁发的“Standing member”、“国之名医.优秀风范”、中国杰出杰青病理医师等。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总干事、中国医促会病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吴阶平基金会病理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病理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科研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分子病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病理科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组组长、《诊断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及《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 研究方向为肿瘤转移机制及诊断新技术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Gastroenterology(IF=22.682)、J Hepatol(IF=25.083)、Mol Cancer(IF=15.302)、Nat Commun(IF=14.919)、Hepatology(IF=17.425)等发表及待发表SCI论文32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等8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软著2项。主持多中心临床研究2项、牵头制定人工智能病理行业专家共识1项、参与制定行业指南和共识8项。荣获省级以上科技奖2项。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诊断:淋巴瘤、临床细胞学诊断 1976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留校任教,1986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2 -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Center 从事淋巴瘤分子病理学的研修。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招收博士后人员,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专业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委员会淋巴瘤病理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细胞病理学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首批优秀教师。 承担了17项研究课题,在J Exp Med 、Tumor Biol、Diagn Mol Pathol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副主编及参编专著10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中国杨大望教授基金会临床细胞学事业贡献奖1项、发明专利1项。培养了36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4名,硕士生22名。出站博士后1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医学博士 擅长诊断:消化系统、骨肿瘤、甲状腺及头颈肿瘤病理诊断 历任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及南方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第九届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医师协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学会第十届副主任委员及病理行业协会常委;入选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及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人才,荣获广东省岭南名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已主持国家级课题8项,省级课题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主编《现代病理与实验诊断技术》等专著2部, 在J Pathology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独立通讯作者),SCI总影响因子200.7,平均单篇影响因子达 8.03,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1.44,平均单篇被引用达45次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篇;负责南方医院病理科工作4年,病理诊断技术全面并着力解决复杂疑难病理问题。已培养博士19人,硕士32人,博士后1人。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肺癌病理学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及南方医院病理科教授,医学博士,总后科技新星,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Executive Director in Digital Biocolor Society,中国体视学学会常务理事(前副理事长),中国体视学学会生物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编委,全军定量病理学专业组名誉组长,广东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广州抗癌协会理事,广州抗癌协会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顾问,广东省转化医学会监事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部和军队医学科研课题 24 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主编及副主编专著 6部。论文和著作他引 800余 篇次,所建立的免疫组化定量理论和方法论文他引 600余 次?;窆易ɡ?5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4 项等。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诊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和头颈部肿瘤病理诊断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留美归国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副主任,长期在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从事病理学教学工作和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具有丰富的病理学教学、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经验以及较高临床病理诊断和疑难病理会诊能力,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头颈部肿瘤病理诊断中具有较深造诣。擅长疑难肿瘤病理诊断,是南方医病理联盟-华银病理诊断中心疑难病理会诊专家。 任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自然基金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最高影响因子11.089,他引次数606;总影响因子:62.543,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副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理诊断 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7月获硕士学位(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专业);98年7月获博士学位(第一军医大学消化病专业)。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在临床病理外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课题、广东省基金及广东省卫生厅课题等,参研各级别课题多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神经病理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病理学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医学管理分会常委等学术职务。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理诊断 现任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病理学系党支部书记,广东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副主任,南方医院临床病理科住培专业基地教学主任,挂任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副院长,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病理研究杰出青年奖、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MDT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ut、Clin Cancer Res、Cell Death Differ、Oncogene、Mol Cancer、Cell Rep等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结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相关成果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 立足国内研究十余年,围绕肿瘤转移分子机制这一肿瘤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从肿瘤异质性对于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及肿瘤微环境介导肿瘤转移的角度进行系列研究,提出肿瘤异质性,证实结直肠癌细胞异质性触发的“肿瘤细胞-肿瘤微环境”互作模式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肿瘤微环境遏制肿瘤转移的治疗策略,上述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ut、Clin Cancer Res、Cell Death Differ、Oncogene(4篇)、Mol Cancer、Cell Rep等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断:肿瘤病理诊断,擅长胸部疾?。ê粑低臣膊〔±硌В?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副主任,2001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在南方医院病理科工作期间,负责肿瘤分子病理的诊断工作,指导多名进修生及病理学研究生的病理取材及病理诊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病理学,尤其是结直肠癌发生及转移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并专长乳腺病理诊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项目1项,此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SCI期刊杂志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生物标志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疾病学组(筹)委员。